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和谐世界”新理念的由来与内涵

发布时间:2011-05-20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摘要: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问题,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先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理念向国际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倡导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在当今的新发展,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又一次郑重宣示,是中国和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安宁与繁荣社会理想在现时代的进一步伸张。“和谐”是指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平协调的关系。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和要旨是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各国的“共同繁荣”。为实现这两大目标,需要调解作为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行为主体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世界上国家众多,差异很大,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和谐世界的建设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环境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建设和谐世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这需要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同心戮力,密切合作,坚持不懈,长期奋斗。

中国五年前提出一个“建立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在国际上引起热烈评点。中国何以提出这样一个理念,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又怎样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我想借太湖文化论坛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同大家进行交流,使讨论进一步深化。

“和谐”理念从国内向国际的延伸

建设和谐世界这一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4月在雅加达举行的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到。在同年9月15日庆祝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他将“建立和谐世界”作为中国的建议正式提出,并对其内涵做了深入的阐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此之前,人们注意到,2002年11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随即做出实施的具体部署。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正式做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表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决定,是中国根据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社会局面总体安定。但是,空前的社会变革在为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尽合理,社会保障体系急需建立,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促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建立,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全球化的现时代,任何重大国内问题都同国际社会相关联。中国面临的问题,在当今不少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国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良好国际环境的支撑。中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把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同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联结在一起。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自然就从国内向国际延伸,促生了建设和谐世界这一理念。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均以“和谐”为旨要,实为一个理念的两重层次,涵盖的范围和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这个理念核心的“和谐”,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针对的是中国国内,旨在调解人与人或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关系。要完成这一任务,当然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但主导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上。建立和谐世界则是面向国际社会,旨在调解作为国际关系中最主要行为体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世界上国家众多,各国之间差异很大,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建立和谐世界同构建和谐社会相比,是“和谐”理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提升,是一个更为宏大而艰巨的事业。

  

“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理想的伸张

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胡锦涛主席在提出这一理念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置于“和谐世界”前面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这两个修饰语,实际上就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两项基本内涵,或者说两个基本目标。这两个基本目标,正是现今世界需要解决的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根本问题。建设和谐世界,从政治上说,就是要做到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保障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从经济上说,就是要做到各国友好合作,照顾彼此的关切,反对欺诈盘剥,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从安全上说,就是要做到各国彼此信任、相互合作,通过对话消除分歧,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从文化上说,就是要做到各国相互尊重、彼此借鉴,不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保障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实现人类多种文明的共同繁荣;从环境上说,就是要做到各国相互协调、彼此照应,协力应对各种自然的与人为的灾害,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优美与平安。这几项内容,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从而确保整个世界实现持久和平与全面繁荣。这样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是人类一直苦苦追寻的美好愿景。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先贤曾倡导“和为贵”,建立“大同世界”。类似的主张和追求,在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中也都有不同形式的表述。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世界诸多民族的哲人墨客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对此作过生动的描绘。而今,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安宁与繁盛社会理想的进一步伸张。

“和谐世界”是和平外交思想的新阐释

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和谐世界是中国这一外交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阐释和新发展。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就同一些邻国共同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七十年代,中国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问题。八十年代,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现在,中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基本思想与以往一脉相承,但显然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和谐世界”的内涵,不只是各国单纯地和平共处,而是要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和谐世界”作为一种新的外交理念,是随着世界进入新世纪应时孕育而生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世界的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世界大战的危险不复存在,各国竞相把经济与社会发展列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共同利益的交汇点日渐增多,相互依存、彼此合作的趋势深入发展。可是,强权政治仍不时作怪,“冷战”思维仍纠缠着一些人的头脑,以民主、自由、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为由不断挑起事端,不同规模的武装冲突乃至局部战争仍在一些地区肆虐。这说明,世界并不太平,争取与维护世界和平仍任重道远。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贫困、疾病、灾祸得不到应有的遏制,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冲突频频发生。这一切表明,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原有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不断滋生。这些旧的和新的矛盾和问题,急需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的萌生。

  

建立“和谐世界”需要廓清的问题

如何建立和谐世界,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有几个基本问题,我觉得在解读建设和谐世界问题上需要厘清。第一,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郑重宣示。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增长。中国得益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得益于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对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上多数人表示赞赏,认为中国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少数人则表示疑虑,担心中国强大可能会“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可是,无论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看,还是从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看,中国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通过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再一次向世界明确宣示,其追求的是世界持久和平与各国的共同繁荣。第二,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致力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尝试。现今的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大整合的过程中,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普遍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但霸权主义却从中作梗。人们期盼世界和平与安宁,但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人们要求缩小南北差距,但全球发展仍严重失衡。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但诸多传统方式,包括热战和“冷战”,均难以使之解决。国际民主化潮流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一批新兴国家的出现,为寻求新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打开新思路。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绝非像有些人所说“想借此建立中国式国际秩序”,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探求人类共存共生新出路而做出的新努力”。第三,
建设和谐世界是一项繁重无比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现世界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在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个去消除,而在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消除之后,还会出现新的不和谐因素。在世界演化的过程中,和谐总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和谐则是永恒的、绝对的。实现与维护一定时期的相对和谐,不是不可能的,但确实需要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这期间,肯定充满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曲折和斗争。对此,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决不把良好的愿望当成很容易兑现的现实,要做好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准备,

第四,建设和谐世界需要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密切合作。中国作为这一构想的倡导者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所当然地要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但这毕竟是一项涉及全人类的事业,需要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同心戮力,共同参与。特别是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崇义让利,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和平与发展。另外,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刚刚提出,其基本内涵和终极目标有待进一步阐释。这就需要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政治家、思想家等诸路贤达携手努力。在从哲学或战略高度阐释的同时,应尽力使其落实到政策与战术的层面,将理念及时转化为现实举措,尽早造福于整个人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秋福)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GAN  JADE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