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聚合力谋新篇——2024年度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述职会侧记
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文化之约丨喜看稻菽千重浪

发布时间:2021-09-2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原标题:文化之约丨喜看稻菽千重浪

中国文化中的丰收图景

喜看稻菽千重浪

《踏歌图》是宋代马远的传世名作,图中呈现了在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田垄溪桥,木竹掩映,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垄上,气氛欢快、清朗,表达着“丰年人乐业”的意境。(资料图片)

  秋天,是大地回馈人们辛勤耕耘的季节,风是清的,天空是蓝的,大地是金黄的。

  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我们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几年来,丰收节逐渐成风化俗,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这是题写在宋代大画家马远《踏歌图》上的一首诗。《踏歌图》是马远的传世名作,在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田垄溪桥,木竹掩映,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垄上,气氛欢快、清朗,表达着“丰年人乐业”的意境。

  这正是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收是带有温度的祝愿

  古人与今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比如对于粮食丰收的喜悦。

  正值秋分时节,五谷丰登,这一天用来祭祀土地神的牲畜,比春天还要丰盛。那些食物在祭祀完成之后,全部被分给邻居和亲戚。这是南北朝典籍《荆楚岁时记》的记载,“秋分以牲祠社,其供帐,盛于仲春之月。社之余胙,悉贡馈乡里,周于族。”

  这就是“秋社”——古代百姓庆祝丰收的狂欢节,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宋。

  秋社有社鼓。《周礼·地官》有云“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在鼓声雷动之中,掀起了秋社昂扬的精神。唐人记录下这鼓声,“飞声鼓鼙震,高焰旗帜翻”,宋人则一边目赏枫叶,一边耳听社鼓,“四郊社鼓响枫林”。陆放翁在社鼓声中提笔写下“君勿轻此声,可配丰年诗。”他提醒大家,万不可小瞧这鼓声,这是民间的激越之声、喜悦之情,可不比诗人们那些歌颂丰收的诗歌差!

  秋社有社肉。在祭祀社神的地方,会有一个身强力壮、为人正派的年轻人,为乡亲们切割祭祀之后的牲畜,他切得是那么公平!令人想起汉朝“分肉甚均”的陈孺子。“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今年社日分余肉”。分食社肉,固然是因为肉类是古人珍贵的食物,更是带着温度的祝福。陆游还会把社肉放入怀中,带回家给他的小孙子们吃,“醉归怀余肉,霑遗遍诸孙”。作为士大夫,陆游当然不会吃不起肉。只是在这个秋社,他不再是大诗人,跟千千万万的农家爷爷一样,给馋嘴的孙儿带点社肉,祝愿他们健康成长。

  秋社有社饭。《东京梦华录》载:“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这是达官贵人的社饭,品类多样,单单是那羊肉,在宋朝就是价值不菲。而民间的社饭,大概就是真正的稻米饭,“鹅湖山下稻粱肥”。至今,湖北、广西、重庆等省市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依然有吃社饭的传统,做法不一,或蒸或煮,风味迥异,食材有糯米、籼米、青蒿、胡葱、腊肉、地米菜、腊豆干丁、血粑、酸菜等。

  其中或存古意古风,比如土家族谚语“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讲的就是邻居们互赠社饭,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质朴友善的民风!

  秋社有社酒。这也是秋社最动人的场景了!“人淳礼简酒无数,歌笑喧阗日将暮”,村民喝醉了,唱的是淳朴的歌。就连朱熹都被丰收的酒、快乐的酒感染了,“我惭里居氓,十载劳驱驰。今朝幸休闲,追逐聊嘻嘻。”他在社日喝多了酒,与朋友们追逐打闹,彻底放松了下来。

  写社酒的古诗不胜枚举,极具代表性的是宋人张耒的诗。“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田家三首》其一)

  在这个秋社之日,村里的乡邻们欢聚在一起。老大爷杀牛,老大妈做菜,大姐头上插着花,抱着孩子回来了,走不动路的老人家也拄着拐棍过来了。大家从早上喝到晚上,露着大腿,拽着胳膊,醉态尽显,却还是不忍散席。在这个热闹的场景之中,诗人突然跳出来,对读者诸君念叨了一句,请千万不要笑话他们啊!去年是灾年,老百姓好不容易熬过来了,现在赶上这个丰收之年,就让他们痛痛快快喝一场吧!

  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

  古代田园诗往往带给人们错觉。比如宋人范成大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们读这首诗,可能还会觉得满满都是诗情画意。

  但是,单单“耘田”二字就是困扰古代农民数千年的劳作。古人春耕夏耘,夏天要在稻田里除草,身处日晒、水泡、泥淹、蚊叮、虫咬、草割之中,有时可用锄头、耘荡等工具,有时就只能手脚并用,极为伤腰费眼。在最炎热的天气里,古人只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让庄稼能好好长,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辛苦。

  终于等到秋社之日,酷暑散去,稻谷满仓,身心为之舒泰,能不痛饮乎?而正是粮食丰收,才有余粮酿酒,方可供百姓酣醉。所以,秋社的酒是苦尽甘来的酒,是古代农民一年之中最欢快的酒。

  丰收,既是古代农民的辛勤劳动换来的,也是科技的力量在推动。比如唐代发明了“江东犁”,曲辕的灵活,适应了江南稻田的细碎地块,肩轭的消除,减轻了农民犁地的负担,促使唐代江南稻米产量得以增长。后来,这一发明传到东南亚,又通过荷兰人传到欧洲,带动了欧洲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全人类农田的丰收作了贡献。

  丰收还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风调雨顺的气候环境等诸多条件,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可或缺。古人意识到“农为天下之本”,举凡政治清明的王朝,无不极其重视农业生产。无数志士仁人也为农民奔走,力求减轻农民负担、保障粮食供应。然而,在古代,“饥馑”这个词却一直成为环绕在农民头上的幽灵。《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翻开古代史书,“民大饥”的字句屡见不鲜,以至于诗人发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怆质问。

  为什么呢?

  1919年,26岁的青年毛泽东就在追寻这个问题,他呼吁“种田的诸君!田主怎样待遇我们?租税是重还是轻?我们的房子适不适?肚子饱不饱?田不少吗?村里没有没田作的人吗?这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时时去求解答。应该和我们的同类结成一个联合,切切实实彰明较著的去求解答。”(《民众的大联合》)

  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来回答了这个“求解答”的问题。在大革命后期,他号召共产党人要“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冒着危险深入农民中间调研,写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充满真知灼见的篇章。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他毅然把“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再到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农民组织起来,在农村实现了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苍茫大地上织出了金色的喜悦。

  实现中国人的“丰收梦”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实现“大丰收”。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2263.6亿斤,如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中国以不到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

  在新中国粮食生产的“战场”上,涌现了无数可敬的英雄。在北大荒博物馆内,一面铜墙长达25米,镌刻着12342个名字,他们是长眠于黑土地的北大荒拓荒者。10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各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等无数建设者,把“北大荒”建成“北大仓”。如今,北大荒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坚持“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为了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的心愿,在90岁高龄时,还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辛勤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无数普通的中国农民都在为了丰收努力奋斗。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小岗村时,称之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北大荒考察时,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粮食安全根基不断筑牢,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粮食安全的根基稳如泰山。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你看,东北的大豆由青变黄随风摇曳,江南的稻穗笑弯了腰。你闻,华北的苹果、枣子、葡萄香气扑鼻,岭南的香蕉、菠萝、芒果丝丝甘甜。你听,江浙的鱼儿虾子在渔船中噼啪作响,西北的秋风中牛羊低吟浅唱。”

  从黑土地到洞庭湖畔,从鱼米之乡到昔日贫困山区,田间地头唱起一首首欢快的歌曲,丰收的喜悦如同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动人画卷,铺展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徐佳)

中国传媒网摘编任薏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